站群
穿透式监管:探索智慧监管新路径,精准把控企业重大决策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其在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效率、风险防控能力和治理水平至关重要。传统分层式监管在信息传递、决策追溯和风险预警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深化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的要求。穿透式监管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对国有企业多层级、多维度的实时监控,确保决策透明、风险可控、责任可溯。

穿透式监管,指的是采用全层级穿透、全要素覆盖、多系统联动的监管方式,全方位透视监管企业主体架构,精准掌控要素动态,深度整合系统力量,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与国企治理能力,保障国有资产稳健运营及国企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穿透式监管,需从“监”与“管”两维度出发,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确保监管的实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一、监什么?管什么?

  监什么——信息透明

信息透明是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全面掌握企业决策过程和运营状况的关键。通过建立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实时获取企业多层级、多维度的数据,从而实现对核心事项的精准监控和风险预警。

管什么——偏差纠正

偏差纠正的核心在于动态调整和风险控制。当系统检测到决策偏差、资金异动等潜在风险时,能够及时启动纠偏程序,确保企业运营回归正轨。

二、穿透什么?

  决策

即决定、决策,指的是通过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国有企业重大决策进行全层级、穿透式监督,确保决策过程透明、结果科学,避免形式主义,保障国有股东权益。

  资本

即财务、资本,资本管理一直是国企运营的核心之一,以资本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为主线,穿透股权链条,对资本的来源、流向及使用进行全要素、动态化监管。严防资本空转、违规挪用等风险,保障资金流向清晰、投向合规,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考核分配

即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企业自主公平分配,指的是在尊重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对企业分配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分配结构合理,兼顾国家、企业与员工等多方面利益,保障利润分配公平公正,促进企业内外部的分配平衡与和谐。

三、如何穿透?

首先是决策的穿透,“三重一大”作为企业制定决策的核心事项,须将穿透式监管范围总体限定在“三重一大”事项中,在关键环节设定风险追踪点,及时掌握被监管企业重大事项和重要风险的细节。各环节风险点设置如下:

01 决策链追溯    

在“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链追溯过程中,需要在关键环节设定风险追踪点,以确保决策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具体包括:

决策启动环节

风险追踪点:决策发起的合规性

风险指标:决策发起部门是否具备决策发起的资质,决策事项是否符合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决策事项是否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

决策方案制定环节

风险追踪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风险指标:方案是否经过多部门会商和专家评审,方案是否包含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方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决策审议环节

风险追踪点:决策审议的规范性

风险指标:决策审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决策审议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不同意见和建议,决策审议结果是否经过集体讨论和表决。

决策执行环节

风险追踪点:决策执行的合规性和效果

风险指标:决策执行是否按照审议通过的方案进行,决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重大偏差或风险,决策执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决策结果评估环节

风险追踪点:决策结果的评估和反馈

风险指标:决策结果是否经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决策结果评估是否包含对风险和问题的分析,决策结果评估是否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在决策链追溯过程中,一旦发现风险点,系统能够自动反向追溯到决策链的源头,分析问题的根源。例如,如果在决策执行环节发现重大偏差,系统会自动追踪到决策方案制定环节,检查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或者追踪到决策审议环节,检查审议过程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



通过决策链与风险的正向、逆向追溯,构建“三重一大”事项穿透式监管闭环

02 风险追溯与闭环    

在风险预警环节,通过智能化工具和系统实现问题线索的自动派单、核实问题和自动跟踪整改,确保风险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

问题线索自动派单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控“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当系统检测到潜在风险或异常情况时,自动生成问题线索,并通过系统自动派单至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派单内容包括问题描述、风险等级、处理要求和时限。

问题核实与处理

接收问题线索的责任部门或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核实,并提交核实报告。核实报告应包含问题原因、影响分析、整改措施和预期效果。核实过程中,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帮助责任部门或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

自动追踪整改

系统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自动记录整改进度和效果。当整改完成时,系统自动生成整改报告,并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核验。系统支持对整改结果的评估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监管的整体闭环。

在风险追溯的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反向追溯到对应的决策链,分析问题的根源是否与决策链中的某个环节相关。例如,如果某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偏差,系统会自动追溯到决策方案制定环节,检查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或者追溯到决策审议环节,检查审议过程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

四、基于“三重一大”事项的业务穿透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三重一大”事项管理系统要与企业其他业务系统(如财务系统、司库系统、薪酬系统等)实现业务穿透。例如,当司库系统发现某部门的资金支出超出预算或流向不明确,系统会自动追溯到“三重一大”事项管理系统,检查是否存在未备案的资金使用事项或决策流程不规范的情况。类似地,当薪酬系统发现某项薪酬发放金额超出预算或不符合薪酬政策时,系统会自动关联到“三重一大”事项管理系统,核查该薪酬发放事项是否经过决策审议、是否符合企业薪酬政策。

五、结语

穿透式监管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透明和偏差纠正,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本文详细阐述了决策事项穿透式监管的实施路径,确保了决策的透明性和风险的可控性。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台和智能化分析工具,监管机构能够实时监控企业运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风险,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敬请期待“国资监管穿透式监管”系列专题的下期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穿透式监管实现对资本的精准管控,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向新高度。


责任编辑:久其GCloud 信息来源:久其GClou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24-2025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5104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