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奇帆: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变革的三大支柱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在这一领域也积极探索,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多次发言中,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如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明确提出了三大核心支柱:数字技术的工业化、基础技术的硬核创新、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赋能。这三大板块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并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一、数字技术的工业化: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直接效应

黄奇帆认为,数字技术的工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支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技术的应用,这些创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例如,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让人们享受到了智能化的生活场景,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这些数字技术通过商业化和工业化运作,已经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并为各国社会提供了可持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二、基础技术的硬核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黄奇帆尤其强调了基础技术硬核创新的重要性。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数字化进程离不开底层技术的突破。以5G、人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推动新型工业生产力,还能够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形成良性的技术生态系统。黄奇帆指出,中国需要在未来继续大力投入基础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挑战。


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黄奇帆认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挥最大效应的关键之一。他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传统产业的潜力,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不增加传统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1%至10%的产出增长。例如,在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数字技术的赋能,能够显著提升生产线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这种“无形资产”的投入,最终形成了极高的经济增值,使传统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路径

在总结上述三大支柱时,黄奇帆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首先,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字技术不仅仅是服务行业,它在制造、农业、能源等领域同样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其次,数字化公共服务的推广能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发展。最后,他强调了科技“向善”的重要性,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商业利益,而要兼顾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结语:新质生产力的未来

黄奇帆的观点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现象,它已经成为国家生产力提升的核心引擎。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工业化、加强基础技术的创新以及赋能传统产业,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一新的生产力形态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与机遇。

这三大支柱为全球范围内数字化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战略性思路,也标志着新质生产力变革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广泛推广,将成为决定未来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徐艺轩 信息来源:AI战略数字转型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